时隔十四年重提“适度宽松”之后,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有更多的憧憬。
“市场对于‘货币适度宽松’有抢跑之嫌,应避免透支利好。”近日,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公开表示,应避免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过度解读。
市场对货币宽松有抢跑之嫌
“大家一提到适度宽松,就想起2008年下半年到2010年底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管涛回忆称,为了应对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框架下,2008年9月至12月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降准降息的操作,大幅度降准、快速降息。但是,2020年以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对世纪疫情冲击,尽管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从2020年年初到2024年年底累计降准幅度已经超过2008年的最后四个月,但是降息的幅度远不及当时。
在他看来,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谈货币政策,提到适度宽松,但讲的是适时降准降息,没有像9月26日讲的要有力度降息。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近期解释称,2025年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五点考虑,其中利率要强化执行、疏通传导,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而且特别提到在债券市场上,仍然要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市场状况,对于部分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久期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关注。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年6月19日的陆家嘴论坛上首次提出,“中国的情况与西方有所不同,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基于此,管涛认为,202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14年重提适度宽松,更多是对前期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确认。
管涛表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要扩大政府债券的发行,必然需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维持低利率、宽流动性的环境。但当前市场对于货币宽松有抢跑之嫌,透支了货币适度宽松的利好。
实际上,从4月开始,人民银行就多次预警长期利率单边下行的风险。
“目前来看,如果大家有共识,那么这个风险并没有收敛,反而是进一步发散。”管涛表示。
内外部均衡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
历史上,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的区间可追溯到2008年11月至2010年。2008年为防止恶性通胀的风险,货币政策“从紧”定调;至2008年11月5日金融危机阶段,货币政策定调首次调整为“适度宽松”,并在2009年至2010年延续。
他进一步指出,当前的形势与2008年相比有三点不同:
一是人民币汇率压力。在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主要面临升值压力,而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为止人民币汇率处于持续调整的过程中。统筹内外部均衡对于货币政策会将形成一定的掣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连续三年提到汇率维稳的要求,这是在2015年“8·11”汇改以来首次出现的,过去最多是连续两年。
二是货币政策有效性。2008年是“两防”,所以货币政策主要面临供给约束,通过货币紧缩来抑制过热的信贷需求。
管涛表示,现在,货币信贷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一定程度上长债收益率快速的下行,既反映了资产荒,也反映了由于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实际上央行货币投放或者流动性供给并不能够进入实体经济。
三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但银行面临这方面的风险,实际上低利率给其他长期机构投资者(比如保险机构)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管涛称。
他认为,从短期来看,作为交易盘,要注意货币宽松不及预期、政策力度超预期、经济恢复超预期等,可能造成债市动荡加剧。从长期来看,即便要为国债发行、政府债券发行创造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但究竟怎样的政策性利率是合适的,这可能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管涛强调,长期来看,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存在下行的趋势,所以中性利率是走低的,但理论上中性利率是包括了通胀利率。现在名义利率快速下行,很大原因是实际经济增速低于潜在产出。如果通过支持性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速能回到潜在增速以上,可能名义利率就不是今天这样的走势。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选择怎样的配置策略是一个更大的考验。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杜川
相关阅读 外汇局: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 12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81 01-07 16:12 央行:下阶段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择机降准降息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661 01-03 20:30 前瞻2025 | 超常规政策思路渐明,货币政策如何兑现“适度宽松”?总量政策力度或不低于2024年,国债现券买卖等操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也被寄予期待。
10 351 2024-12-26 21:11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将适时降准降息 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要适度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适时降准降息,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67 2024-12-14 14:10 增量政策助推经济回暖,宏观调控思路逐步转变权威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货币政策表述调整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大的支持力度股票平台有哪些,在当前经济回升向好仍面临不少内外部不确定性、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下,这是十分必要的,也体现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中央决策部署。
246 2024-12-13 19:1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免息平台配资开户_股票配资无息_期货配资股票观点